2005-11-17

推薦好文章

淨空法師開示《不攀緣》 淨空法師重要開示《佛法如何才能興盛》 佛法教育推廣園地(靜涵老師文集) 《莊嚴的寺廟》 (蠻有深度的文章)〈坐裡面的位子〉 〈知人難,相知相惜更難

2005-11-14

不再自由

文/鄭絜心 節儉的力量是自由。 我有個朋友A,月入只有$30,000,可是他過的生活是五星級的生活。 他不在乎每個月多繳一堆利息給銀行作為循環利息,也要「分期付款」把他喜歡的名牌和食物到手。 每個月到月底他就苦哈哈,這個時候,身上沒有任何現金的他,花不起一點錢吃路邊攤,可是可以用信用卡到餐廳消費吃更高級的料理。 我們常常笑他是「貧窮貴公子」。 不久之後他買汽車了,在各方親友的勸阻之下,仍然沒有辦法阻止他以$100,000的頭起款買下標緻206。 買車的第一個月是很快樂的,他開著他的跑車到處去飆,日子過得好不快活。一直到有一天晚上,我打電話給他,發現他竟然睡在汽車裡面。 「發生什麼事情了?」我緊張兮兮地揶揄他:「是不是債務人堵在你家門口,你不敢回家呀?」 「不是。」他哀怨地對我說:「是因為太晚回家了,沒有車位可以停。只好睡到車上來。」 不久之後他要搬家,整整打包了三個晚上才把他的東西收完。 兩台中型卡車載完他的家當。搬家的那幾天他心力交瘁,因為每一樣東西都很貴重,禁不起一點點不小心撞擊。 他終於崩潰。他說:「這些東西我一個月摸不到三次,卻要為它們這麼作牛作馬,唉!」 而且,這些東西的錢還沒有完全付完,每一個月,都被銀行追討利息。 當他看著身邊的好朋友… 一個一個在年假當中都要收拾行李出國去玩了,而他正要面臨卡爆的危機,困在這個小小的島嶼上,忍不住悲從衷來。他承認,他失去了自由。 我發現擁有一個東西是一體兩面,如你我擁有一個東西、享受他,同時你也是受到他的支配、他的擁有。 這個東西讓你付出的代價是時間、精神、金錢,如果他對於你沒有提供相對的價值和利益,那麼就是浪費,浪費你的時間、金錢和精神。 從我的朋友擁有一部汽車開始,他就陷入了被汽車擁有的生活。 原本他可以騎著機車上班,停在人行道或者任何不用付錢的地方,靈活地在這個城市到處遊走。他也可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,幾拾元可以戴著他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,拍拍屁股下車,沒有煩惱。可是擁有了一部汽車之後,雖然免去了身體奔波之苦,可是卻要開始面對為車奔波之苦。 他的約會開始遲到,出門常常找不到車位,回家也沒有自己的停車位可以停,生活老是在為車位煩惱。 而且幾個月之後他告訴我他已經很少開車出門,原因是,油價花費太高,負擔不起。他說他失去了自由。 我們總是在追求更高、更好的享受,所有的科技物質發展也朝著人類這樣的需求進行。 但是,沒有一個人可以這樣全面地擁有所有物質享受。 我曾經試過,在一天疲累的上班族生活下來,其實你最需要的,是一碗麵、一台電視機,一個人。 你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把玩你手上的那麼多東西。 在假日,最幸福的是和家人或者朋友吃一頓飯,然後回家休息。 說要出遠門要籌畫很久。 而且,衣櫃裡面那些美麗的衣服和鞋櫃裡的新鞋子,你總是找不到適當的時機去穿。 現代人擁有太多用不到、也享受不到的東西,卻還是要拼命地滿足心理沒有完全的那個夢。 擁有一個東西,你其實就失去兩個自由。 一個是被物質綑綁的自由,一個是面臨金錢支配的自由。 轉載:〈不再自由

2005-11-12

孩子不聽話,為人父母親如何管教?

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沒有母親的孩子,沒有母親的孩子,其成就的比例,並不比有母親的孩子成就低,可見我們所有的管束,只是自己的欲望而已。父母不去管教孩子,孩子就會變成怎麼樣的話,那麼業力在那裡?難道做母親的一定要行使自己的權威,才能顯得偉大嗎?一個觀照者,不是眼睛盯著孩子看,而是觀照自己。如果我們看自己的時候,保持連續性,連續的看,雜念妄想就不會進來,你所提的問題就不會存在了,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。而不是自己不停地搜尋內在那些矛盾煩惱從那裡發生,矛盾煩惱它沒有來處,也沒有去處。   一件事情用講的可以說得天花亂墜,做的時候就只是降伏頭惱而已,如果那一天頭腦停止了,這些問題還會在嗎?為什麼頭腦一直在,煩惱理不斷呢?那是因為沒有好好走路。   我們不強調身體的感覺,菩提非身非心非意識,而是超越心意識的。但是目前不談身體,不談意識,你根本聽不懂,不談眼耳鼻舌身意,你更無從下手。我們談身心意識並不表示執著,並不表示這就是,就好像買水果,准許去挑大的,並不等於允許分別。接受你現在的樣子,就目前這個樣子,好好去走路,隨著走路,覺照的連續性會越來越好,這個連續性便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。 時序入秋,天氣變得涼爽,這是一個走路的好時節。放輕鬆,享受自然的恩賜,更容易和自己在一起。孩子的成長猶如四季的輪替,春有花來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每個季節皆為大自然的恩典。為人父母者若能以享有的心情,面對子女的成長變化,不但沒有不是的孩子,反而多了一對快樂的父母。 --節錄自2003年師父在台開示—

2005-11-09

分享:歷史覺醒

我朋友的 兒子正在讀高二,考了一道歷史題: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,公元哪一年死?最遠打到哪?? 第二問兒子答不出來,我幫他查找資料,所以到現在我都記得,是打到現在的匈牙利 附近。 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發現美國世界史這道題目不是這樣考的。 它的題目是這樣的: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,當初如果沒有死,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? 試從經濟、政治、社會三方面分析。 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: 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,那麼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, 後來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。 但是六百多年前,黑死病在歐洲猖獗的時候,誰曉得這個叫做鼠疫。 如果沒有黑死病,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。 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,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。 如果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,就不會有意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。 如果沒有文藝復興,西班牙、南歐就不會強大,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。 如果西班牙、意大利不夠強大,盎格魯─撒克遜會提早200年強大, 日耳曼會控制中歐,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。 教師一看,說:「棒,分析得好。」 但他們沒有分數,只有等級,A!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,可是大家都要 思考。 不久前,我去了趟日本, 日本總是同我們在歷史問題上產生糾葛,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書。 他們的教師給高中生布置了這樣一道題: 日本跟中國100年打一次仗, 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(我們叫甲午戰爭), 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(我們叫做抗日戰爭),21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,你認 為大概是什麼時候? 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?? 如果日本贏了,是贏在什麼地方?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?分析之。 其中有個高中生是這樣分析的: 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臺灣回到中國以後,有一場激戰。 臺灣如果回到中國,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,臺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, 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,走基隆和高雄的右邊。這樣,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。 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, 穿過馬六甲海峽,上中國南海,跨臺灣海峽進東海,到日本海,這是石油生命線, 中國政府如果把臺灣海峽封鎖起來,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?經過, 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,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,馬上就會上場,那就 打! 按照判斷,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間,這場戰爭可能爆發。 所以,我們現在就要做對華抗戰的準備。 我看其他學生的判斷,也都是中國跟日本的磨擦, 會從東海開始,從臺灣海峽開始, 時間判斷是2015年至2020年之間。 這種題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。 撇開政治因素來看這道題,我們的歷史教育就很有問題。 翻開我們的教科書,題目是這樣出的: 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?簽訂的叫什麼條約?割讓多少土地?賠償多少銀兩? 每個學生都努力做答案。 結果我們一天到晚研究什麼時候割讓遼東半島,什麼時候丟了臺灣、澎湖、賠償二萬 銀兩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,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,背得滾瓜爛熟,都是一大堆枯燥無 味的數字。 那又怎麼樣,反正都賠了嘛!銀兩都給了嘛!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會怎樣! 人家是培養能力,而我們是灌輸知識。

永遠不要因為工作不好而辭職~黑幼龍

有一位老人,獨自住在家裡。他的兒女輪流回來照顧他。後來覺得最好還是住到老人院去比較好,因為他的眼睛已經完全看不見了。遷入老人院的那一天,服務員牽著他的手告訴他,房間的樣子,牆上的壁畫,窗戶外面是一大片草地,還有水池,這位老人回答說,真的好美,我想我在這裡會很開心。服務員瞪著他,一臉訝異的說,你什麼都看不見,你怎麼知道美不美呢?講到這裡,你大概已經知道這故事想要說的是什麼了?我們比那位老人的情況好多了。我們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有沒有這麼振奮,這麼積極?辦公室裡的事好像永遠都做不完。煩惱的事不知道為什麼總是那麼多。房子、車子、小孩的學業,今天的早飯該吃什麼,這些事從未間斷過,就待會兒出門,從車子開出去到抵達停車場,至少會發三次火:有人換車道沒打信號燈;某段路塞車因為有人在路邊並排停車;再有就是亂按喇叭。 想到這裡,怪不得我們真的要做一選擇。選擇今天我要找到美好的事,還是要專注於煩惱的事。我們要選擇感恩、寬容,抑或是要讓抱怨、憤怒來折磨我。我們甚至可以在今天選擇關心他人,對他人感興趣的機會,而不要讓冷漠習慣性的在心頭。 30年前,我對當時的工作非常不滿,時常抱怨,也多次口頭叫嚷要辭職。有一天一位其他部門的年長主管跟我說,永遠不要因為這個工作不好而辭職。一定要因為另一個工作更好而辭職。 這二句話對我很重要。影響也很大。卅年後的今天,回想起來,他說的真的很有道理。 現在的公司制度不好,下一個工作機構的體制多半也有缺陷。現在的公司不公平,誰能保證新的公司一切都很合理公道。現在的公司有派系,天知道多少公司有同樣的權力鬥爭問題。跟現在的主管處不好,新工作的主管就一定處得好嗎?因而換工作不是解決辦法。 根本的辦法是改變態度。曾在集中營裡住過,遭受過人類最悲慘的折磨的奧地利心理學家Victor Frankel就認為,人所擁有的「最後的」(last)自由是,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態度。遭遇同樣的打擊,有的人選擇的是絕望,有的人卻選擇了希望。 朋友,你選擇的是什麼?你準備怎樣過這一天? PS:看來要做到不容易呢!慢慢培養了!與你共勉勵!

2005-11-03

孩子,世界並不完美,你也一樣2005.10.30 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

很難想像,一個孩子會在一次考試後,就覺得自己此後的人生已毫無希望,以至於他竟然必須以死來處理如此深沉的絕望──一個建中學生在第一次段考後跳樓,這讓很多父母與老師感到震驚,孩子走上絕路,指責與非難排山倒海而來,或許也讓父母愈來愈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教孩子才好。 四、五年級的父母們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:聯考不比今日壓力小,親子關係不比今日好,威權教育且遠比今日更兇悍,大部分的我們都是一路被打著、罵著上來的,縱有千百個煩躁、氣憤、不爽,也都走過來了;今天很多父母根本不敢跟小孩多說什麼重話,因為害怕孩子動不動就會用激烈的手段處理自己的情緒;打罵教育不足為取,但適度的規範與真誠的溝通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必要的。 現在的孩子抗壓性、忍受挫折的耐力低,有一種可能,就是孩子從小備受呵護。許多已經習慣成為舞台中心主角的小孩、特別是資優的孩子,不能忍受自己有一點點瑕疵。因為他只能接受讚美與肯定,只要外界歆羨的眼光少了那麼一點;只要自己不再是群體中的第一,父母、老師還沒有說話,他自己就先活不下去了──到了這個時候才告訴這些孩子你已經很棒啦,很好啦…也不能消除他的心結,因為「很棒」不夠,他要的是「最棒」;「很好」算什麼,他要的是「最好」。 不能責怪孩子們為什麼想不開、看不開,因為他們從小所接收到的訊息就是「我最優」。從來不敢不讓孩子「自我感覺良好」的父母和師長,一路只對小孩好話說盡,以至於愈來愈多小孩對自己其實有不切實際的認識與期待。他們根本不認為自己會「不行」,因為父母、長輩對所謂的愛的教育有錯誤的認知,以為愛就是隨時隨地要給孩子們掌聲,絕對不可以讓他們承受一點點噓聲;一定只能給誇獎,絕對不能挑眼兒,但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? 我們的孩子一方面變得更堅強,一方面卻也變得更脆弱。更堅強的是他們更有自信心、更敢放膽嘗試;脆弱的卻是,他們能夠承受的負面待遇更少,他們的逆境商數更低。如果從小就很少告訴孩子:這件事你真的做得不好,他的成長過程裡缺乏足夠的機會練習與自己的「不夠好」和平相處。那麼,有一天,當孩子發現自己的確在有些事情上是力有未逮時,他如何能夠不震驚、如何能夠不憎恨自己? 或許很多父母都得學習怎麼樣用最真誠、開放與正面的方式直接讓孩子看清楚,你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把每件事都做到頂尖;你也不要每做一件什麼事,就要大家給你肯定、讚美、誇獎、歌頌到舌頭打結才肯罷休。要讓孩子知道,有些事你做得不錯,但有些事,你的表現平平,你要習慣人生本來就有起伏高低。可是,很多父母師長整天都扮演著「讚美的聖誕老公公」,背上揹著一大袋好聽的話、讚美的話,隨時送出。父母小心翼翼呵護著孩子的情緒,從某個角度來說,或許也剝奪了孩子鍛鍊情緒耐受度、提高靈魂免疫力的機會。這對孩子也未必公平。 李遠哲為十年教改沒讓孩子更輕鬆道歉,其實,父母、師長誰能真正過好日子呢?又有一個孩子跳樓了,這讓父母、老師一個個宛如驚弓之鳥。孩子能夠活出什麼樣子來,的確是教育的結果。或許我們為人父母者應該早一點教導孩子,世界並不完美,你也一樣不完美,別把完美主義壓在我們彼此的頭頂上。我們更應該早一點把孝順父母、體貼親恩、珍惜自己的觀念教給孩子,讓他們知道好好愛自己是責任,也是一個愛的祝福。別再讓家庭人際關係傾斜到「孩子是唯一、孩子是第一」這樣的觀念裡,一個家庭應該要有倫理次序,父母也該有父母的權柄。孩子要捧在手心裡愛,但不能捧在手心裡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