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-09-28

分享:這樣教育小孩,對嗎?

昨天下午迎接老婆和兩個女兒由新加坡回來 我和老婆討論新加坡之行的收穫 老婆說:Megan和Linda都變得比較獨立! 老婆和我討論一個教育觀點: 因為這次新加坡的自助旅行 老婆是和她的一位學姐同行 這學姐也帶兩個女兒(Isabelle & Irene,比Megan和Linda小一歲)同行 住在這學姐的二姐家 這學姐是以兇悍的打罵教育對待小孩 (Linda到新加坡的第一天就被她嚇到) 但是Isabelle & Irene完全習慣老媽的怒吼叫罵 不但沒有達到管教的目的 反而小朋友學會暴力對待他人 相形之下Megan和Linda是十分地溫柔體貼 所以去新加坡的前幾天 Megan和Linda常常被Isabelle和Irene打哭 尤其是年級最小的Irene 還有殺手絕招~~~手刀斬劈喉嚨 老婆剛開始就懷疑:我們這樣教育小孩,對嗎? 我們的小孩看起來如此的沒有戰鬥力! 總是被暴力的一方欺負 老婆的學姐說:她們家一直就是如此教育下一代 這社會是勝者為王的現實世界! 老婆的結論是: 我們這樣教育小孩是對的! 因為要教導小朋友體貼別人是很困難的!! 小朋友很快就學會以暴制暴 (Megan和Linda去新加坡11天,沒有幾天就學會反擊) 但是小朋友是很難學會如何站在別人的立場體貼別人! 我也贊同老婆的結論!!

分享:請多用心教育小孩

■林千渝 好友兒子小學四年級男生,學校功課平平,但規矩很差,屢遭學校老師來電及家庭聯絡簿關切。從前是喜歡欺負其他同學、打同學,老師懷疑是不是家長也常打小孩,所以小孩也比較暴力。三年級時因為搬家緣故,下課到公園玩,結交許多單親缺乏照顧的小孩,這些小孩晚餐常是自助餐族,爸媽只有拿錢打發,所以成群結黨流連網咖。 好友給孩子的零用錢不多,無法滿足小孩,小孩子居然偷起錢來,而且大方的在學校請客,幸虧老師發現告知家長,才發現事態嚴重,於是好友禁止小孩再去公園。 問題是小孩在家不可能主動看書,電視就成為小孩子的消遣,久而久之,看電視的時間太久,卻變成假性近視,這樣也不行。 於是好友夫妻就決定把電視第四台切掉,不再續租。剛開始晚上時間,大人小孩確實是要犧牲自己的娛樂,日子久了孩子無聊,沒事情做就會主動去找自己喜歡的書來看。 最近,聽好友說她兒子成績進步很多,要買MP3給兒子作為獎勵,而且筆者也發現同學的小孩成語說得非常好,講話也都能舉書中的故事來舉一反三,可見大人的用心與配合是非常重要的。每個星期六好友都帶小孩去學踢踏舞,最近也在文化中心售票公演,所以多元化的調整小孩文化氣質,家長自己也要用心和犧牲,才會有成果。 還有一個已離婚的朋友,她與小孩(高中一年級)一個月大概只有兩天的相處機會,於是很珍 惜相處的時間,但她的兒子,卻只專心上網打電動,(因為住爸爸家時父親不准他上網,而且是體罰式的禁止,故這個小孩在父親背後都用三字經詛咒他老爸趕快掛掉),那天好友又勸小孩不要玩太久,他居然回答:「那我去網咖打。」不得已好友也只有順小孩的意思,但卻一個人躲在棉被?哭,不知道怎麼辦?(他的離婚老公更諷刺她說,孩子會去找她,是因為可以打電動,並不是喜歡媽媽。) 於是好友趁著外出吃飯的時候,故意拖延用餐時間,就是不讓他回家又打電動,這也是方法之一。筆者建議她如果寒暑假將小孩送到佛寺做義工,接觸不到電腦,就不會整天坐在電腦前,而且又可以學習如何獨立;這一招很多居士都用過,效果不錯。 現在小孩教養問題,非常困難,多用心一定有好的成果。不要打罵,有相關的配套,紓解孩子的壓力,獲利的肯定是大人和小孩。最近數據公佈說現在的離婚率,高過結婚率,同居生活流行,但如果要生小孩的話,請多付出一些心來對待孩子吧!

分享:金針菇抗癌 成功殺死95%癌細胞

范文欽 柯勝雄台北報導 吃金針菇可以殺死癌細胞,根據新加坡大學的最新研究,由於金針菇含有一種多醣體,可以加強人體免疫系統,在動物實驗中,這種特殊的蛋白質,可以有效殺死95%的癌細胞。 記者:「吃火鍋時,大家都不會忘記加入這個金針菇,而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,這個金針菇裡面的多醣體,具有抗癌的功效。」 細細長長的金針菇,30元就可以買一大盤,這樣的便宜貨竟然具有抗癌功效,為什麼這麼神奇? 陽明藥理研究所教授潘懷宗:「有這個多醣體,吃進去之後,可以促進身體所謂自然殺傷細胞的增生而變多,因為它變多、變強了以後,就能夠撲殺身體裡面的癌細胞、撲殺身體裡面的病毒,所以可以造成所謂的預防癌症,或者治療癌症這樣的效果。」 美國最新研究,先抽血20C.C在體外利用特殊蛋白質,讓自然殺手細胞倍增,成功撲殺血癌細胞。 潘懷宗:「它可以在體外,將人類的自然殺傷細胞,能夠增強到幾萬倍,再利用高度的純化技術,這第二個比較高級的技術,純化出純的自然殺傷細胞,再用點滴靜脈注射的方式,滴回你自己的身體裡面。」 專家說,這種方法,跟吃金針菇是同樣的原理,吃的時候,用火鍋烹調最好,而且煮的時間不要超過三分鐘,煮得太爛,裡面可以殺死癌細胞的多醣體,可能就沒有效了。

2005-09-27

分享:決心是還債的第一課

決心是還債的第一課 - 告別慾望城市 債海無邊,回頭是岸。然而,若只是希望能夠得到即刻金援,而不能徹底改變消費習慣,節制拜金的慾望,終將無法脫離債務地獄。 文◎李翠卿 卡債族真實告白1-物質地獄與褪色青春 我22歲,宜蘭家商畢業,目前在貿易公司擔任會計,一個月薪水是2.3萬元,可是我一共有10張卡,大概70幾萬元的卡債,實際數字噢……老實說,我也不是很清楚。 為什麼會揹上這麼多債務呢?其實很簡單,就是喜歡買東西嘛!不管是名牌包包,還是商店裡可愛的小東西,只要喜歡我就買了。 我男朋友跟我也差不多,我們假日在一起,不是逛街買東西,就是到處找新奇的餐廳吃飯,我們加起來的債務,早就破百萬了。 我們也覺得這樣不大好啊,可是習慣了,就很難改變。 付清帳單?當然是不可能的,只能努力湊出最低應繳跟循環利息的錢囉!如果實在繳不出來,我就把我的一些戰利品拿到網拍上去賣掉求現。最慘的情況,那就再辦一張卡應應急,要不然怎麼辦呢? 你懷疑我這樣也能當會計嗎?真是太看不起我了!我做公司的帳,可是從來沒有出過錯,只不過,算起自己的帳,或許就像你說的吧?那是一筆糊塗帳。 卡債族真實告白2-一人欠錢,全家還債 阿母從老家打電話上來,還是為了那個老問題,阿弟又欠了一屁股債。這一次,只花了三個月,就積欠了100萬。 阿弟積債的速度,就好像阿母種的香菇一樣,三個月就從一丁點長成一大朵,可是阿弟不知道,整座農場的香菇,也還不清他借的款項。 上一次,還是滾了一年才變成100萬的,阿母才剛幫他還完,怎麼這麼快又滾到了100萬?他去做「負債整合」,但……債務怎麼會愈「整合」愈大條? 我早就跟阿母講過,各人造業各人擔,就不要管這個了尾仔子了,任憑他去吧!但阿母在那一頭哭得厲害,叨念著:「你做人家阿兄的,不能目瞅金金看小弟就這樣毀了啊……」 我很難拒絕阿母的要求,可是我有妻有子,開銷很大的,也榨不出什麼油水啊!想來想去,唯一可以弄到錢的,就是拿我們現在的房貸去借二胎。 吃飽飯,我試圖告訴老婆這件事,才剛提到小弟,她臉色就沈了起來,雖然她沒說什麼,但把碗盤洗得匡噹作響,再蠢的人也知道她心裡不爽,房貸二胎的事,我怎麼樣也開不了口。 舉債容易還債難 台灣,像這樣的故事是愈來愈多了。 根據金管局統計,截至今年6月底為止,國內流通的信用卡有4,538萬張,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高達4,735億元,在短短8年內成長了14倍。以每人平均持有4張卡來計算,每位持卡人揹負的卡債超過4萬元。 除了信用卡,辦卡超方便的現金卡,更使負債缺口快速擴大。到今年7月為止,有動用額度的現金卡約有381萬張,動用金額從去年同期的不到2,000億飆到3,000億元,平均每張卡的負債金額達7.8萬元,比上班族的月薪還高上許多。尤其持卡者以六、七年級生為主,許多人手裡都有不止一張現金卡,負債更為可觀。 前一陣子,法國佳信銀行甚至提出一個非常駭人聽聞的數據:台灣七年級生的平均負債高達21萬元! 舉債容易還債難,被卡債逼到走投無路的人也愈來愈多。因為經濟、債務因素而求助生命線的個案比例明顯成長,以7月份為例,這類個案從民國92、93年同期的1.2%、3.7%,大幅提高到今年的10.6%。 只想救急,不想理債 打電話來求援的人,除了卡債族本身,還有一部分是親人,他們通常是借款人的雙親,因為不忍看著孩子被卡債逼得走投無路,或者不願孩子信用有污點,只得把債務一肩扛下。不過,這不見得能感動兒女,心存僥倖甚至食髓知味繼續舉債者不在少數,「反正後頭有老頭擋著嘛!怕什麼?」生命線總幹事朱開玉說。 更讓朱開玉憂心的是,打電話到生命線諮詢的卡債族群,或許都對債務充滿悔意,但真的「有誠意面對債務問題」者卻不是很多。 當初生命線積極尋找願意當義工的專業人士(例如會計師)提供諮詢服務,原本是為了幫助卡債族擬定還債計畫,但許多民眾卻以為打去就可以找到清償債務的管道,「一聽到我們沒辦法幫他借款或還錢,就直接掛斷了,他們要的是立即的金援,不是還債規劃。」 償債需要大徹大悟的決心 朱開玉嘆道,銀行難辭其咎,為了賺錢而「把一些沒有抵抗力的人,放在滿是誘惑的環境裡。」然而,借錢的人也要有些自覺,生命線接過太多指控銀行不是,卻對自己行為沒有太多痛悔的個案。 她認為,若不能真正覺悟,管理好自己的慾望,很容易在債務壓力暫時減輕以後,又陷入另一個消費循環,永遠無法脫離債務地獄。專家可以指導卡債族各種清償的技巧與途徑,「但前提是,自己要有足夠的決心!」

分享:歷史覺醒

我朋友的 兒子正在讀高二,考了一道歷史題: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,公元哪一年死?最遠打到哪?? 第二問兒子答不出來,我幫他查找資料,所以到現在我都記得,是打到現在的匈牙利附近。 一次偶然的機會,我發現美國世界史這道題目不是這樣考的。 它的題目是這樣的: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,當初如果沒有死,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?試從經濟、政治、社會三方面分析。 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: 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,那麼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,後來才知道那個東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。 但是六百多年前,黑死病在歐洲猖獗的時候,誰曉得這個叫做鼠疫。如果沒有黑死病,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。 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,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。如果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,就不會有意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。 如果沒有文藝復興,西班牙、南歐就不會強大,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。如果西班牙、意大利不夠強大,盎格魯─撒克遜會提早200年強大,日耳曼會控制中歐,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。 教師一看,說:「棒,分析得好。」但他們沒有分數,只有等級,A!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,可是大家都要思考。不久前,我去了趟日本,日本總是同我們在歷史問題上產生糾葛,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書。他們的教師給高中生布置了這樣一道題: 日本跟中國100年打一次仗,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(我們叫甲午戰爭),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(我們叫做抗日戰爭),21世紀如果日本跟中國開火,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?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??如果日本贏了,是贏在什麼地方?輸了是輸在什麼條件上?分析之。 其中有個高中生是這樣分析的: 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臺灣回到中國以後,有一場激戰。臺灣如果回到中國,中國會把基隆與高雄封鎖,臺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, 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,走基隆和高雄的右邊。這樣,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。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,穿過馬六甲海峽,上中國南海,跨臺灣海峽進東海,到日本海,這是石油生命線, 中國政府如果把臺灣海峽封鎖起來,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?經過,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,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,馬上就會上場,那就打! 按照判斷,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間,這場戰爭可能爆發。所以,我們現在就要做對華抗戰的準備。 我看其他學生的判斷,也都是中國跟日本的磨擦,會從東海開始,從臺灣海峽開始, 時間判斷是2015年至2020年之間。 這種題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。 撇開政治因素來看這道題,我們的歷史教育就很有問題。 翻開我們的教科書,題目是這樣出的: 甲午戰爭是哪一年爆發的?簽訂的叫什麼條約?割讓多少土地?賠償多少銀兩?每個學生都努力做答案。 結果我們一天到晚研究什麼時候割讓遼東半島,什麼時候丟了臺灣、澎湖、賠償二萬銀兩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,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,背得滾瓜爛熟,都是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數字。那又怎麼樣,反正都賠了嘛!銀兩都給了嘛!最主要的是將來可能會怎樣! 人家是培養能力,而我們是灌輸知識。

2005-09-26

分享:原來馬桶是要經常刷洗的

有位男性朋友,某天跟我說,他終於在離婚後才發現,原來馬桶是要經常 刷洗的。原來照顧一對子女,竟然要花費如此多的心力。而且要失去自由! 我問他:「你前妻現在過的好嗎?」 他說:「她在離開我後,嫁給一個老外,過的很幸福。」 我接著又問:「她沒回來看過孩子嗎?」 他平靜的說:「沒有。」 「她不愛小孩嗎?自己生的耶!」我不解的問。 這位朋友開始喝著酒,對我娓娓道來,他與前妻間的種種。他的妻子是個 不錯的女人,雖然婚前很愛玩,但是婚後卻一改從前。過著非常居家的生活。 第一個孩子出生後,他經常早出晚歸,說是為了生意交際應酬。妻子體諒 男人在外工作的辛勞,並無怨言。第二個孩子出生了,他更是經常晚歸, 甚至在外過夜。妻子希望他能多抽出一些時間陪她陪孩子,而他總是以事 業忙碌為藉口,依然我行我素。婆婆是個思想保守的老人,婆婆總認為兒 子的種種,皆是妻子做的不好的緣故,於是對妻子的態度非常冷淡。結婚 八年,妻子終於對他下達最後通牒。 妻子對他說:「結婚都八年了,你為這個家付出了什麼?你為我做了什麼?」 他醉醺醺的說:「我每天辛苦賺錢給你們,為了生活打拼,這些還不夠嗎?」 妻子說:「你認為這樣就夠了嗎?一個女人要的就只是這樣嗎?」 他不滿的表示:「不然妳還要什麼?讓妳不愁吃穿,生活無憂,天天待在 家裡,想做什麼就做什麼?有幾個女人比妳過的好?」 妻子痛心的說:「結婚這些年來,你根本看不到我的付出,看不到我的苦。你不知道為何你的孩子忽然間長大懂事,你把一切看成是那麼的自 然。」 他不滿的表示:「我沒付出?沒照顧妳嗎?給妳錢花的是誰?孩子會長大 不是靠我辛苦賺錢撫養的嗎!」 妻子漠然無語,她知道這一刻該覺醒了。於是每天晚上,等到孩子睡著 後,妻子就會刻意裝扮美麗前往PUB,點一杯琴湯尼。她靜靜看著PUB裡 的男男女女,她知道此時丈夫正沉醉於酒店之中。PUB牆上的鏡子反映著 她的臉孔,這些年來她憔悴多了,每天忙碌於家庭與空洞的感情世界裡, 眼前的這張臉竟讓她感到唾棄。終於,她提出離婚,無條件的離婚,不要 小孩不要錢,只想離開這個浪費她生命的男人,讓她不快樂的男人。 而他(丈夫)則是責備她的無情,竟然狠的下心拋棄孩子,她則是無言默默 離去................... 故事說到這裡,我這位男性朋友低著頭不說話了???我想是他喝太多了吧? 拍拍他的背.... 他說話了:「妳知道嗎?從離婚後,我一直想為孩子,找個可以代替孩子 母親的人。但是,我喜歡的孩子都不喜歡」 我問他:「是不是孩子第一眼不喜歡的,你就不要了?」他點點頭........ 他開始自言自語了,「我到現在才知道,原來孩子不會自己長大,我母親其實是很不可理諭的。原來家事是如此繁重,原來每天帶著兩個小孩,根 本哪裡也去不得,原來馬桶會那麼乾淨是有原因的。」 他開始痛哭.........我則陷入沉思中。 後來,在一次機緣下,我遇見他的前妻了,她剛從加拿大回來。 她笑著說那段日子真的好傻,好辛苦。她緩緩的訴說:「那時候雖然我努 力的去做,努力的好好維持這個家庭,但是那樣只是讓我更覺得自己像個 菲傭,婆婆常常跟我作對,孩子要撫養教育,丈夫的冷漠無情更是讓我的 心徹底破碎。八年的苦是訴說不盡,離婚後我也想過要爭取孩子的監護 權。PAUL也同意(她的老外老公)。但是,最後我還是放棄了,因為台灣是 個父權的社會(保護男性多過於女性)。如果我想要擁有自由,當然我就得 放棄一切,但是,我不覺得這樣男人就可以佔到便宜了。 過沒幾天,我又遇到那位男性朋友了......他問我願意當他的女友嗎? 我笑笑,搖搖頭。因為我知道有些男人是永遠學不會去愛一個女人的,有 些男人需要女人,只是因為他們缺乏一個褓母,只是缺乏一個菲傭,或者 是需要一個傳宗接代的工具。 我的那位男性朋友一直不能相信,原來馬桶是需要清洗的。等到後來他自 己蹲在廁所洗馬桶時,才猛然發現到有一個女人曾經對他是如此的重要!

2005-09-16

分享:「不批評、不責備、不抱怨」三不有撇步!

做到「三不」有妙法 │黑幼龍 - 贏在影響力│ 現代的離婚率高,很多年輕夫妻結了婚以後,才發現相愛容易相處難,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批評和責備對方。有時一言不合,甚至大打出手。 小時後,我常到新生南路上的教堂做禮拜。每次上主日課時,神父都會講一些道理。當時有一位加拿大籍的白神父,雖然是個外國人,但是因為在大陸傳教多年,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,還帶了點山東口音。 有一次在上主日課時,他就對教友提起:「對家庭關係最具殺傷力的事情,就是批評。很多做丈夫、太太的,每天嘮嘮叨叨,一直講對方的缺點、壞話,不少婚姻就這樣破滅。」白神父強調。 那時候,我們覺得白神父講得沒有什麼道理。一方面,四十多年前,台灣得離婚率不高,而且哪家的先生和太太不是嘮嘮叨叨的?但如今回想起來,白神父的話其實很有道理。 前美國總統雷根說過,他的太太南茜當天過的快不快樂,他一回家就知道了。是他有特殊的透視眼,可以看穿人的心思嗎?當然不是。 雷根透露,他和太太南茜有協議:如果當天過得很不愉快,心裡有很多抱怨、罵人、批評的話,就把浴缸放滿水,加很多沐浴用的泡泡,在裡頭邊洗邊發洩。等他回家後,發現太太身上散發出洗過澡的香味,就知道她今天曾經有過滿腹牢騷,但如今都已經紓解完畢。不愉快的情緒,就不會帶進兩人的親密關係裡。 可見得,即使親如家人,不論是夫妻、親子,批評和責備都像一把利刃,會嚴重傷害原本的親密關係。 卡內基主張不批評、不責備、不抱怨,還有一項目的,就是訓練我們的耐心和包容力。 我們總是可以輕易地看見別人的失敗、錯誤和缺點,而且忍不住提出批評和建言。但是,我們可以想一想,當我們遭遇失敗、犯錯和面對自己的缺點時,期盼的並不是別人的批評、指正,而是耐心和包容。 所以,當我們對別人發揮耐心和包容力時,其實是在進行一種影響力的投資。 想像一下園丁的做法。當他栽種的植物成長不如預期,他並不會去責備這些植物,而是提供它們更好的成長條件。 孕育人際關係,也是相同的道理。 親愛的讀者,當我們都知道了「不批評、不責備、不抱怨」有多重要,你可能立刻產生一個問題:該怎麼做,才能做到這三不?有沒有實際的方法,可以控制我們想要批評、責備的習慣? 當然有的。我建議讀者可以採取下列兩種方法: 第一個方法比較實際,叫作「左腦運動法」。當你想罵人時,比方說父母想責備小孩,主管想批評部屬,就開始運用你的左腦。因為人的右腦掌管情緒,而左腦掌管邏輯,透過啟動左腦的機制,可以幫助你控制右腦的情緒作用。 要怎麼用左腦呢?最簡單的就是,數一數房間有幾種顏色。比如說,我想罵人了,就開始數:金色、粉紅色、綠色、白色、褐色、黑色,六種。數顏色一方面可以緩和情緒,另一方面,因為要辨別顏色,還要數數量,會因此鎮靜下來,也不會口出惡言。 前一種方法,可以幫助你控制情緒,但是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第二個方法才能真正改進批評、責備的壞習慣,但是需要長時間的練習。這第二個方法,就是加強自信,提升面對工作、生活的熱忱。

2005-09-15

轉載:從尊重做起

一個孩子隨著訪問學者的父母回到臺灣讀了半年的臺灣學校。回去時,大家為他們餞行。 我問這個孩子:「你覺得臺灣學校和美國學校最大的不同在哪裡?」 他想了一下說:「尊重。」 我很驚訝,我以為他要說「功課」。 我問他為什麼? 他說臺灣的小朋友不尊重隱私,要借東西,沒有問過他就直接從他桌上拿走,或甚至去他抽屜裡翻。老師也不尊重學生,常常檢查學生的書包。 他在校園中常會被老師喝住,因為他犯錯,但是他不知道什麼地方不對? 老師罵得太快了,他聽不懂。 他最不喜歡的是老師在課堂中罵人,令他覺得很丟臉。即使不是罵他,他也覺得不舒服,一整天心情不好。 他的話使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,那是一位美國老師的教學日誌。他發現尊重孩子常會得到比高壓更好的效果。 孩子在班上都喜歡講話,所以他與孩子約法三章,當他在黑板上寫 Quiet(安靜)時,學生要立刻安靜下來。他會故意慢慢寫這五個字母,讓孩子把未說完的話趕快說完。 結果他發現因為給了孩子一點緩衝期的尊重,學生會在他寫完最後一個字母 「t」時,全班安靜無聲,反而比很生氣大聲說「安靜」效果好。 很多時候給別人一點尊重,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。尊重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條件,必須從小教導。因為有尊重才有自重,有自重才有自愛,自重自愛才會交得到朋友,也才能在社會上立足。 很多父母不耐煩跟孩子溝通,在孩子小的時候用高壓的方式管教,一旦孩子長大,壓不住時,問題就來了。 權威高壓的方式只會得到表面的服從,內心的不滿會像火山一樣,一旦爆發便不可收拾。 所以小時候被權威高壓管教的孩子長大容易叛逆,這個叛逆其實是積壓已久的火山出口。 很多青少年常因一點小事打人殺人,這些有暴戾行為的人,基本上,從小不曾被人重視過,所以長大也不會去尊重別人。 這個不尊重別人的惡風在社會上已經很久了。 我們看到銀行或公家機關的人員,將客戶或人民的個人基本資料賤賣給詐騙集團;在電影院、音樂廳大聲打手機;在公共場所縱容孩子亂跑,大聲喧譁;車子隨意停放阻礙交通等等。 尊重要從小教起。當孩子從小被尊重時,他長大自然不會叛逆;當人民被政府尊重時,他自然不會出草去抗爭。 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精緻,但是我們的行為卻越來越不像文明人。 聽到這個孩子的話,我很慚愧,從政府到老百姓,我們都沒有給孩子立個好榜樣。 或許,我們就從尊重別人做起吧!